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线进攻结束_弗吉利亚崛起录
笔趣阁 >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线进攻结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线进攻结束

  在德国参谋长法金汉南北夹击波兰突出部分的计划逐步进行之时,德国东线总司令星堡和其参谋长鲁登道夫,也在密谋自己的计划。

  1915年9月11日德国涅曼河集团军和俄国第五集团军在里加地区展开激烈战斗。

  里加位于道格瓦河下游,是东普鲁士前往圣泵堡的第一道屏障。

  如果里加丢失,之后前往圣泵堡的路途将平坦无比,圣泵堡的安全也就无法保障。

  作为沙俄帝国的首都,圣泵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护圣泵堡的安全,尼古拉大公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里加,将德国军队阻拦在道格瓦河对岸。

  尼古拉二世也传来命令,要求里加的守军不得后退一步,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德国涅曼河集团军是一支规模的集团军,人数只有12万人左右。

  俄国第五集团军的人数也不满编,总人数仅比涅曼河集团军多一点,但也不到14万人。

  更要命的是,相较于人数上微不足道的差距,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更大。

  14万的俄国军队中,有将近两万人缺少武器装备,连最基础的步枪都没有配齐。

  而德国人统一装备着制式武器,还拥有充足的火炮和后勤。

  这样差异明显的两支军队交战,结果其实已经能够预料的到。

  这个时代的战争,人数并不是那么重要。相较于人数而言,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更充足的后勤补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但在这两方面,俄国军队远远落后于德国军队,这也注定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只会是俄国惨败。

  在德国人猛烈炮火的打击下,俄国军队步步后退,先后丢失了沙弗利,波涅维日,米陶和科夫诺要塞,里加也在德国人围攻了大半个月之后,宣布告破。

  从九月份开始,俄国饶求援电报几乎每一封,不断的发往伦敦,巴黎和悉尼。

  从最开始的要求,到最后的请求甚至是哀求,俄国人已经明显慌了,他们迫切希望盟友在西线和巴尔干地区发起进攻,迫使部分德国军队回援。

  阿瑟和英法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可以坑俄国,但绝不能害俄国。

  为了挽救这个已经濒危的盟友,英法承诺立即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阿瑟也亲自给尼古拉二世回电,表示澳大拉西亚的军队会尽全力在巴尔干地区进攻。

  1915年9月11日,在星堡发动了里加攻防战的同时,马丁师长率领着二十万的军队,对奥匈帝国波斯尼亚的重镇萨拉热窝展开猛烈进攻。

  这座原本不太出名的城市,因为战争爆发前对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的刺杀而闻名世界。

  萨拉热窝的奥匈帝国守军并不多,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三万人。

  其实放眼整个奥匈帝国南部边境,守军也只有不到40万人。

  这其中,塞尔维亚边境就有超过20万人,和罗马尼亚的边境,也就是喀尔巴阡山脉南部也拥有十多万饶军队。

  而靠近黑山这边的波斯尼亚地区守军,只拥有十多万饶规模。

  将近一个月的作战,马丁师长已经消灭了近四万奥匈帝国军队,自己这边的损失只有不到两万人。

  相较于马丁师长来,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进度就要慢很多,他们的武器装备并没有澳大拉西亚军队这么先进,奥匈帝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不容觑。

  为了攻破萨拉热窝,马丁师长集结了数百门火炮,对萨拉热窝展开了长达十多个时的轰炸。

  随后,大量希腊和黑山的军队发起了冲锋,身后紧跟着澳大拉西亚的军队。

  巴尔干军队这么卖力的原因也很好理解。马丁师长亲口承诺,只要巴尔干军队在作战中表现勇猛,澳大拉西亚就会保障巴尔干诸国的利益。

  巴尔干诸国能占领多少国土,基本取决于各大列强的态度。能够获得澳大拉西亚的支持,对于巴尔干诸国来也是一件好事。

  在里加被攻破之前,萨拉热窝就已经告破,马丁师长带着不足20万的军队,决定从波斯尼亚地区绕到多瑙河对岸,联合塞尔维亚,包围在塞尔维亚边境的奥匈帝国军队。

  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边境的军队大约有20万,其中有超过一半部署在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边境地区。

  随着黑山附近的奥匈帝国军队已经被消灭大半,马丁师长所率领的军队确实有希望绕过波斯尼亚,对奥匈帝国南部边境的主力部队来一个大包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