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希土战争和立陶宛独立_弗吉利亚崛起录
笔趣阁 >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五百三十四章:希土战争和立陶宛独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三十四章:希土战争和立陶宛独立

  除了俄国人贷款6000万澳元这个插曲之外,世界局势在短时间内算是稳定的。

  当然,谁也无法预料和阻止一些事件来破坏世界局势的稳定,就比如欧洲突然爆发的一场战争。

  是突然爆发,但其实这场战争的爆发早有预料,甚至背后少不了以英法为首的世界联媚推动。

  起这场战争,就不得不提到当时奥斯曼帝国战败后签署的和平协议了。

  本来这份和平协议已经被履行了几年的时间,但最近几年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出现了些许问题,这也导致巴尔干国家和奥斯曼帝国爆发了新一轮的矛盾。

  是的,这场突然爆发的战争有关于奥斯曼帝国,准确的来是希腊和奥斯曼帝国爆发的一场关于领土的战争。

  奥斯曼帝国政府所签订的和平条约,让奥斯曼帝国损失了除伊斯坦布尔之外的所有欧洲领土,还丧失了伊拉咳重要中东土地。

  目前奥斯曼帝国所控制的除了安纳托利亚之外,也就只剩下少部分沙特,叙利亚等中东地区了。

  在缺少伊拉克这个重要产粮区之后,奥斯曼帝国的粮食产量迎来了腰斩式的降低,国内也爆发了长时间的粮食危机,让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危难造就伟人,奥斯曼帝国自然也是这样。在帝国政府摇摇欲坠之际,大名鼎鼎的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奋起反抗,并且在安纳托利亚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

  是议会,但实际上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也具备着政府的职能。准确的来,这是一个集立法,行政和审判权为一体的机构,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政府,议会和法院。

  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凯末尔在奥斯曼帝国高额的声望了。

  凯末尔全名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在加里波利战役中粉碎了英法的进攻之后,就被奥斯曼帝国的军人尊崇为偶像,在军界享有不错的声望。

  紧接着,凯末尔因为保护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有功,被尊崇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并且获得了“帕夏”的称号。

  帕夏是伊斯兰国家的高官的称谓,通常指代总督,将军和高官。

  帕夏并不代表具体的职位,这对地位比较高的饶一种敬称,相当于大英帝国比较出名的勋爵。

  正是因为这些称号和种种事迹,凯末尔开始名扬奥斯曼帝国和欧洲,这也为现在凯末尔掌握政府权力打下了基础。

  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这样权力极高的组织之后,凯末尔在实际上已经成为奥斯曼帝国履行合约的最大阻碍。

  因为凯末尔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革命家和改革家,他并不太同意奥斯曼帝国签订的和约,一贯的主见是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改革,甚至进行一场革命。

  在这样的冲突之下,英法自然不会坐视凯末尔的强大,并且制定了两项有关的政策来威胁奥斯曼帝国。

  其中的第一项政策,就是支持亚细亚半岛的叛乱。奥斯曼帝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单民族国家,是由多个民族组合起来的混乱国家。

  这其实也代表着,总会有不服土耳其人统治的人,再加上奥斯曼帝国日渐衰弱,境内的叛乱其实并不少。

  除了这些之外,英法也在寻找能够对奥斯曼帝国产生武力威胁的国家,甚至动用武力,来扑灭安纳托利亚半岛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烈火。

  在这样的情况下,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和英法一拍即合,自愿充当武力压迫奥斯曼帝国的先锋,是这场希腊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得以展开的真正原因。

  平时的希腊或许会担忧奥斯曼帝国庞大的国土和人力,但有着英法的支持,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反而十分放心,甚至亲自签订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宣战书。

  1920年六月底,希腊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爆发,并且成功吸引了欧洲不少目光。

  之所以吸引目光的一点,因为奥斯曼帝国是一战的战败国,而希腊是一战的战胜国。

  这两个国家的战争有点像一战的延续,因为战争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变动让和约产生危机。

  这场战争也自然传到了阿瑟的耳朵里。实话,如果英法没有真正的武力援助,阿瑟并不看好希腊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虽然奥斯曼帝国在一战后被吞并了大量的国土,但一个安纳托利亚半岛,就足足是目前希腊的好几倍,包括人口也同样如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