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口不一_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笔趣阁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口不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口不一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三百七十三章心口不一王允在董卓死后,对朝堂上下的势力开始进行清洗,在他看来,和董卓勾结在一起的,都是汉廷的威胁。

  其中分为两类,一是朝堂官员,二是并州兵将派系。

  对于前者,王允采取杀鸡儆猴的策略,蔡邕在听到董卓死讯后,只叹息了一声,便成了立威的靶子,直接被王允下狱,即使多有官员向王允劝谏,也无济于事,最后蔡邕不明不白死于狱中。

  蔡邕死后,天下官员百姓皆为之不平,民怨沸腾,王允才悔之晚矣。

  至于蔡邕是怎么死的,原因是无法得知了,有可能就是王允下令杀的,也有可能有人为了巴结王允私自动手,也有可能是有人为了嫁祸王允,谁知道呢?

  不过蔡邕之死,影响也只限于王允在朝野之上的声望,还不至于到形势恶化,无法挽救的局面。

  但第二点,就很是致命了。

  清洗凉州兵将派系。

  平心而论,王允的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并凉兵马,因为常年和外族打仗,是汉廷最精锐的兵士,要想保证汉廷实力,就必须牢牢控制他们。

  王允和吕布本身就是并州人,所以他们手下的并州兵将,忠心还是可以保证的,关键还是在于凉州兵身上。

  董卓生前控制着凉州兵,在他死后,王允在如何对待其部下上犹豫反复,最后不顾吕布要求赦免凉州将领的建议,决定严惩凉州将领,甚至暗暗防备凉州出身的皇甫嵩。

  最要命的是,他竟然也同时忌惮吕布,对于其提出将董卓私库分配给并凉将士,收买人心的做法也拒绝了,导致吕布心生不满,两人渐行渐远。

  要知道,并州将领人数远不如凉州将领,能撑起大局的,也就王允吕布张杨张辽几人而已,如今却是互相猜疑起来,等于是自毁长城。

  于是王允出了这一生最大的昏招,利用天子下诏,将凉州兵解散,让原在董卓手下的凉州将领去长安请罪,然后由关东兵收编凉州兵。

  这个主意王允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已经不得而知,但无疑引爆了所有矛盾。

  汉代有两大兵源,并凉兵御外,关东兵主内,要是关东兵战力强还好,但是经过东汉百年拉胯的治理,关东兵已经脆弱不堪,战力根本无法和并凉兵相提并论。

  加上蔡邕被杀,凉州将领害怕到长安后,会被王允处死,人人自危,终于将李傕郭汜逼急了,他们在贾诩的怂恿下,聚集了所有的凉州兵,直攻长安,结果却意外的顺利。

  城内来自蜀地的叟兵造反,打开了长安城门,并州军涌入长安,吕布逃跑,王允被杀。

  至于留在城里的天子刘协,再次被挟持,其境况之差,远甚于董卓王允在时。

  曾在王允门下的官员,也四散逃亡天下,当年孔融因为顶撞董卓,被发配到北海为相,先被袁氏击败,后投靠刘备离开,回到了汉庭。

  如今他做为使者迎接吕布,两人多年后再次见面,也是不胜唏嘘。

  要说两人心里不后悔,是不可能的。

  王允本来的机会很好,只差那么一点,天下就能再次安定,如今却是滑向了不可预测的深渊,对于吉凶未卜的将来,谁也无法看清前路。

  孔融对吕布苦口婆心道:“虽然温侯之前和曹操已经势如水火,但是天子希望温侯能够暂时放下成见,共御外敌。”

  “如今天子外有李傕郭汜窥探,内有白波贼弄权,至少先将其平定,还政于天子,才好坐下来相谈啊。”

  吕布听了,眼睛一瞪,怒道:“为什么让我去打难啃的李傕郭汜,而让曹操对付好打的白波贼?”

  “这是欺负我好糊弄吗?”

  孔融无奈,“我也知道这不公平,况且在融看来,曹操远不如温侯可靠。”

  “但朝内公卿,现都偏向于曹操,这是当年王司徒种下的因,如今只能温侯来承受。”

  汉廷官员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做一件事,可能在交好一部人的同时,会得罪另一批人。

  王允固然拉拢了孔融吕布一批人,但他上位后,得罪的人太多,导致出身不高的吕布,也不为百官所喜。

  况且曹操还有祖父曹腾积累的人脉,相比之下,吕布就显得尤其孤立无援。

  吕布还想说话,此时赵云出声,“公子命我等配合温侯行事,云愿作先驱,带一支军马,会会那李傕郭汜!”

  吕布没有见识过赵云武艺,摇头道:“不妥,那李傕郭汜武艺不凡,你未必能讨得了好去。”

  沮授出声道:“无妨,子龙将军是知道进退的,可让其先带兵在安邑城西扎营,抵御李傕郭汜。”

  “先试探交手,若事情不协,便退回寨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