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要货通天下_布衣首辅
笔趣阁 > 布衣首辅 > 第二十四章 我要货通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四章 我要货通天下

  “诶,对呵,怎么把他忘记了?咱们这里不是现摆着个百户么?虽说是镇抚,人家是真正见过大阵仗的。”俩人被提醒,手舞足蹈起来。

  “那就这样,你们赶紧去联络人。乐意去的不用他自带干粮、被褥,从四娘账上出钱,咱们都给他备下。

  干粮的事就交给宏升哥俩,被褥衣服让苏四娘负责。录用的人每天三顿,每日有荤。若平安归来,赏五钱辛苦银子。你们看这样如何?”

  “这样好哇,要是这样那我信心就大多了!”顾大拍案道:“有银钞挣,又不用自己备衣食,哪个还不乐意去就是傻子!”

  “我还有个想法,碰上乱匪,斩首一级一两银子;俘虏一名一两二钱。受伤的按轻重给三两到五两,阵亡的给家里十两。

  不过你们可以先别提这赏格,只说辛苦银子,免得找来都是见钱眼开、见血就散的家伙!”李丹指指他们:

  “你俩,加上杨乙,都做个什长,各自去招兵,每人最少十个,最多二十。明天午时咱们到城隍庙后老庙台上汇合。

  顾大,那里草多,记得买些镰刀、搂耙来,先把草除掉才好操练。”

  “好嘞!”

  “我有言在先,包括你们几个在内,个子比不过宏升、没有力气的;不想离家舍不得娘们、被窝的;偷鸡摸狗、奸杀耍蛮的;怕累怕疼,懒惰滑头的一概不要!记住了?”

  “记住啦!”

  “明日午时也记住了?咱行的军法,过了时辰才到要受军棍,小牛执法,都记住了?”

  “那……小乙哥怎么办?”刘宏升问。

  “放心,他的人我先帮他踅摸着,等他回来你们谁见到转告便是。或者顾大,有没有可以放心使的兄弟,派去迎迎小乙,把这事得赶紧叫他知道。”

  顾大嘴一咧:“最合适的就是李彪,他有牲口,走得快!”

  “有道理!”李丹拍下大腿:“忘记算了,你找老七,叫他给我先充个传话的交通。”

  “啥叫‘交通’?”

  “就是往来传话的,我要两个,让他再找个可靠的明日带上来见我!”

  “好!”

  商议好大家就起身,准备各自去办事。这时刘宏升忽然提个问题:“三郎,我刚才一直没琢磨出来,为什么俘虏比人头值钱,听说官军都是按人头给赏银呀?”

  李丹嘿嘿一笑:“你忘了,小乙不是去白马寺搞那一百二十几亩地嘛,那将来都得有人侍弄不是?难道你刘二去耙地?”

  “哦!”刘宏升才明白他打的是抓些劳力回来的主意。

  见他明白了,李丹又说:“咱用不了的再拿来和官军做交易,他们要拿去请功,能用点银子买就少拼命,卖了俘虏咱大伙儿多分点,或者和官军换些兵器回来也不错。对不?”

  刘宏升翻翻白眼:“怪不得你投钱给我家酒楼,是不是早想好怎么赚钱了?”

  李丹哈哈大笑:“只做别人没有的,这叫差异化,不赚都难!对了,回去告诉你哥,我晚些过去和他商量派人到万年设个补给站。

  不过,我得先去趟赛魁星的客栈见见杨链枷,好多事要听他的意见。”

  但李丹赶到仁里客栈的时候却谁都没见着。杨大意到四娘给他推荐的木器作坊去找师傅修他的链枷了,韩安也出门未归,苏四娘去庵堂找宋姨娘看来尚未找到。

  孙逊让师弟坐下,一壶茶喝完,才见韩安摇摇摆摆地沿着街走来,后面跟个怯生生、紧张地四下直瞧的小姑娘,可不就是月影!

  李丹放下茶杯出去相迎。“多谢韩师,辛苦啦!”他说完瞟眼后边。

  月影见到他才真的相信自己得救了,登时委屈地瘪了嘴,眼眶也红了,“呜呜”地用衣袖低头拭泪。

  “你等很久了吧?”韩安笑眯眯地说,回头招手叫月影:“进去说话,在这街上不方便。”

  三人都进来,上了二楼坐在雅间里,韩安这才笑着说:“幸不辱命,月影姑娘我给带回来了,身契现在这里。”说着把张桑皮纸拿出来推过去。

  李丹打开草草看了几眼,说:“我那儿不方便,先让她住你这里,等庄子拾掇好,让她去那边安身。”

  韩安点点头;“也好。如果拙荆找到宋氏,送她俩同去,也好相互照应。”

  “还有件事,请先生助我。”李丹先让月影到外面等等,然后把县衙的调书拿出来,将事情经过和自己的布置、打算大致和韩安讲了。

  “嗯?三郎想借此机会拉一支庄丁队伍?”韩安惊讶,低声问。

  “我要保自己和姨娘的平安,庄园护卫是个好借口。再说庄子也确实需要有人保护。”李丹回答说:“现下城外很乱,我大哥乡试回来路上差点被打劫,杨大意也遇到过寇匪。

  所以找借口不难,只是得注意不碰朝廷法度。以后房子修好,也好让杨链枷隐居在那里。

  他们居然闷声不响就把析产、分家这些事情都办妥,倒是我小觑了他们!

  不过他们没拿到姨娘的嫁妆怕不会甘心,我得防着有人干出什么铤而走险的事来。”

  “你就不担心走半路上人家会害你么?”韩安突然说。

  “担心呀,所以我没要兵房塞给我的人手,让顾大、刘二和杨乙自己招。哼,也许他们在路上还给我设了圈套,只要有自己人在身边,他们奈何不得!”

  李丹回答。显然他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也做好了面对危险的准备。

  韩安轻轻点头,忽然觉得这孩子大了,有些陌生,老练得不像这个年龄的少年。也是,他才十五岁,却要带着几十条汉子勇敢地冲向战场。

  李丹在伙伴们面前笑谈押粮运草不会去冲锋陷阵,其实他心里清楚,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固定的阵地、战线这类概念的。

  攻击辎重倒往往是制胜的重要手段,就像官渡、平型关……。但他不能和没经验的平民讲这些,会吓得没人敢去的。

  他是这队的队率,不但要带人出去,还得考虑怎样带他们活着回来。

  在前世的军旅生涯教会他很多,现在他要从中挑选必要、简单、紧急的,用最短时间传承给这群乌合的百姓!

  靠别人的恩惠、赏赐、慈悲,在任何时代就只好做狗,还是随时进汤锅的菜狗!

  为了能把这群帮闲安全地带回来,李丹得想办法,想县衙不会替他想的事,甚至在这个时代别人想不到的办法。要么被动挨整,要么主动地走自己的路并活下去!

  “韩师,可有熟识的车马工匠?我想找人造几辆马车。”李丹说。

  “有呵。西市东的陈钢父子造车很在行,他们已经四代人做这个了。不过……,买现成的不好吗?”

  李丹摇头:“现成没有我要的样式。请借纸笔一用,我把图形和尺寸画下来你看。”

  韩安便出去招呼了月影随他到书房,不一会儿端来笔墨纸砚诸般文具。月影研墨,李丹闭着眼在心中计算一番,舔好笔在纸上画起来。

  他随着韩安学书法、画技已五年,充分了解这个时代的绘画技法和笔法,加上前世有个画院副院长的祖父,笔下不敢说有多出色,但也完全拿得出手了。

  不用画山水、花鸟的方式,李丹用中式笔法和渲色,西洋透视与比例相结合,画了幅写实、立体的作品,那是辆带转向和刹车装置的四轮重载马车。

  前厢略高悬挂于前车架,乘坐两名车夫,携带侧开门的后背货箱;前轮稍小而宽,上面有挡泥板。

  前轮轴与车辕后端的转向机通过齿轮衔接,使前轮在车辕支配下进行一定夹角摆动。

  前后轮轴间又有齿轮带动一根粗大木轴,将前轮摆动的角度通过齿轮和这根大轴传递给后轮轴,使两者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同时转向。

  而前后轮轴分别接在两副车架上,车架与车厢四角通过悬挂弹簧承托,厢底用三根龙骨和五条肋骨,上面铺木板以承载重物,就成了辆可转向的重型载运货车。

  李丹先画了马车的全貌图,然后是侧视、俯视、后视图,再画前后车架及转向机、转向轴、齿轮工作组、刹车手闸和刹车片,前后用了足足一个多时辰。

  最后连转向机如何与车辕衔接的细节都画了说明图。直起腰才发现,苏四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来,悄悄站在丈夫的身旁,三个人(还有月影)都看得目瞪口呆。

  虽然是用毛笔作画,完成后如同前世的钢笔画一般,从没见过的人自会惊诧莫名。

  “我的哥儿呀,你、你怎么能把它画得和真的一样呢?”苏四娘扭脸看韩安:“你教的?”

  “怎么可能!”韩安跺脚:“你又不是没见过我作画?”

  “这是我从杨百户那两本讲西洋的书上看来的,在家小试还蛮有趣,所以今天用上。西洋画讲求还原本真,与我中国之写意、抒情大有不同。

  若说陶冶性情它不如我们,但用在格物写真上还有点用。”李丹评价。

  然后指点着告诉韩安,这车主旨就是用前后分离的车架分别承接两对车轮,然后两轮轴间加纵向转向轴,这样的车不仅运力倍增,而且转向灵活、维护方便。

  韩安如梦方醒:“三郎方才说要做两辆的,就是这个车?”

  “赣东南修了不少路,但现有的马车不仅载货量太少只有五、六石,因转向困难,走山路反而不便。

  我要做的这车不仅载货量大,转向灵活,且行走山路、长途运输都很便利。

  韩师,我打算用这带转向机的马车入股陈家的车行;让他们用最快速度照图造几辆我带走试用,有不合适处随时派人回来告知修改,定型后就可批量建造、售卖。

  韩师以为如何,要不要加一股?”李丹微笑着问。

  韩安和妻子对望一眼,用力点头:“好买卖,我愿意!”

  “韩师放心,这车可大可小,头一辆咱们做个能载十五、二十石的,先试着用用。若觉得不错,再做三、四十石的。”

  “这马车能载那么多?”韩安又吃一惊,因为那时的双轮马车载重五石就已经顶天了!

  “若真能载那么多,天下有多少商贾要来咱们这里买车呀?”苏四娘捂着嘴眼睛睁得老大,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不用天下,咱们只做闽、赣两地生意也足够。

  这东西人家仿着做也不很难,不过放心,有些小东西别人很难学到,马车大家都会造,我甚至可以把图纸出售给大家。

  但是车底下的齿轮、刹车片、滚轴、钢丝,那些东西恐怕将来他们得向咱们买,那就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啦!

  韩师你想,仅仅是翻过那武夷山,你们觉得会有多少商贾需要这种车?如果我把它再改成可以乘坐旅客的轿车如何,一辆车可以拉十几个人的那种?”

  李丹扬了下眉毛,立即让夫妻俩觉得心潮澎湃,两眼都在闪烁着银子般的光芒。

  “我想问问,你们为什么立即就觉得这个东西好呢,它好在哪里?”李丹的问话让他们愣住了,说都觉得好,只是还真没想过它好在哪?也许是因为拉货多?

  “三郎,你怎么想到要做这个,是因为要出门的缘故吗?”韩安问。

  李丹摇摇头:“不全是。”他用手一指:“您现在开这客栈,是因为有商旅往来各地途经余干需要落脚的缘故。

  商人将货物从生产处运至购买者手中,因此赚取差价受益。而运输的或走陆路,或走水路。

  水路当然不必说,陆路倚靠者无非车、马、挑夫三种方式,其中车为最省便。

  比方从这里到南昌,挑夫可挑谷一石,但途中往返需要二十日,每日食两斤,就去掉四成,又以十斤为报酬,于是这一石就只剩半数。

  同理,马匹负三石往返,连马夫开销都算上,三石负重运抵后仅有二石,余六成许,略优于人工。

  那么马车负重五石,同样去掉牲畜及马夫开销,但路上往返只用十二日,余八成半,可见车是最好、最省也最快的!

  那么为什么车最好?因为车不必步行,可以由牲畜拖拽行驶。所以我就想,如果不是单马,是双马甚至驷马的话,车厢里的货物是否可以更多?

  货物更多、更重,车架负重更沉,车轴与轴套之间摩擦更严重、损毁也更快,还有庞大的车厢与重量会使转向更不方便。

  那么我就用车辕、齿轮和轴组成转向机,用弓和簧组成减震机构,用滚珠轴承减轻轴与轴套摩擦的问题,这样车是不是可以做得大而轻便了?

  这次造车就是想试试我的想法是否正确?

  如果可行,假设用一名车夫和四匹马能够拉四十石,去除人工和马料,还是往返南昌,每车消耗三石,也不过连载运货物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远远优于普通马车。

  这就是你们大家看了都说好的原因。”

  “明白了,”苏四娘点头:“这就是更快、更省、更好,让天下人都来找你买车,或者天下想造车的人都来找你买部件,可对?”

  “师娘真是聪明!”李丹夸了一句。但实际他心里还有个更大的野望,他要靠自己双手拼出一份家业,让李府看看被自己轰出去的这个庶子能做出怎样的一番事业。

  天下兴旺要靠商业,这个时代太祖皇帝出身商贾大家所以并无对商人及商贸活动的鄙视、打压,那何不把市场时代学来的某些东西用过来,实现个人生的小目标呢?

  商人最头疼的不是官府限制,也不是缺乏安定的经营环境,若是没有更多更好的流通手段。

  货物要从产地运出来送到购买者手中太不容易,导致商品地域性太强,销售范围有限,运输形式几百年没变化,流通手段反过来限制了商贸的长足发展,这都是机会。

  要让东西、南北更顺畅、自如地交流商品,先造车、造好车是个前提条件。然后再修路,才可能实现货通天下、财通天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