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精于谋事,拙于谋身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笔趣阁 >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 第283章 精于谋事,拙于谋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3章 精于谋事,拙于谋身

  第283章精于谋事,拙于谋身

  【就在宋、魏双方重兵云集黄河两岸,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夏国君主赫连定却遣使者抵达建康,与刘宋相约合兵灭魏,遥分河北:自恒山以东属宋,以西属夏。

  听闻手下败将夏国再次蠢蠢欲动,而且不自量力的口出狂言后,拓跋焘大怒,即使面对群臣的劝谏以及南朝的兵锋威胁,他依然做出了看似赌气的举动:“治兵,将伐夏!”】

  【拓跋焘之所以不顾群臣的意见,执意伐夏,其实自于崔浩的一番分析:“刘义隆与赫连定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谁也不敢先出兵。

  当刘义隆出兵之时,我曾经一度以为宋军在抵达河南后会兵分两路:一道自黄河中游渡河攻邺城;一道自青州渡河向冀州。若如此做,则陛下应该立刻亲征河北来抵御宋军。

  然而如今再看宋军,他们居然沿黄河布防,防线长达二千余里,每处驻守的军队不过数千。

  以此观之,刘义隆实在是软弱无能,竟然真的是想固河自守,根本没有进取河北之意。

  所以陛下可以暂时不用对付宋军,而是先彻底扫清盘踞关中的手下败将赫连定,然后再东出潼关,则淮河以北皆将为我大魏所有!”】

  “崔浩对人心的把握简直太可怕了。”

  “跟这样的人做对手,是一件令人很头疼的事情吧?”

  “在他面前,我感觉刘义隆就像是没穿衣服一样,被崔浩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个通透.”

  【九月,拓跋焘抵达统万城,随即下令进攻平凉。

  结果基本没有什么悬念,在拓跋焘统帅下的魏军连胜数场,打得夏国军队抱头鼠窜。

  夏主赫连定不得不逃往上邽,却于次年就被吐谷浑生擒,送往平城,杀之!

  很快,关中便再次成为北魏的领土。

  在拓跋焘征夏之时,北魏的河北驻军依照原定的反攻计划,开始趁冬季渡河作战。

  十月,北魏冠军将军安颉渡河攻金墉,驻守的宋军守将杜骥准备弃城逃跑。

  不过他害怕因为不战而退被处分,于是欺骗在洛水驻扎的宋军著名勇将姚耸夫说:“金墉城坚固异常,愿将军领兵与我共同抵御魏军。”

  而等姚耸夫率军抵达金墉后,却见到破败不堪的城墙与毫无斗志的士卒,眼见受到欺骗,城池根本不可守,姚耸夫领军撤退,而城中的杜骥也随之弃城南走。】

  【刘义隆听信了杜骥的一面之词,下诏将姚耸夫处死。这种自断臂膀的戏码,将在南朝一次又一次重演。

  在金墉城破不久后,洛阳、虎牢相继陷落。

  安颉军队逐渐逼近滑台,作为宋军统帅,身在东平的到彦之,他的应对方式也是撤军。】

  【北魏自然不肯放过追击的机会,于是又与刘宋大战数场,兵锋甚至一度逼近了刘宋的都城建康。

  不过此时拓跋焘已经回到平城,由于黄河泛滥,沿河遍布灾民,拓跋焘于是下令魏军不必继续南追,从而给这场战争划上了句号。

  至此,刘宋的第一次北伐彻底宣告失败。】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焘开启了统一北方的最后一战。

  拓跋焘召集群臣召开大会,商议征讨北凉事宜。

  但如同之前与夏、宋、柔然开战之前的情况一样,群臣们依然不同意出兵,不得不说,这群人早已失去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只想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守着家财过日子了。

  当然,这群人里不包括崔浩。】

  【崔浩这些年受拓跋焘之命,一直忙于两件事:修国书和定律令。

  在这次大会中,拓跋焘私下已经询问过崔浩的意见。

  崔浩则表示:应该出兵姑臧,讨伐沮渠牧犍。

  去年讨伐柔然,军马三十万匹,其实死伤之数只有八千,但是传出去后,却变成了损失惨重。

  咱们正好可以借此传言,出其不意的突袭北凉!

  敌人在措手不及、心惊胆战之下定然溃不成军,我军必定可以一战而覆灭北凉!】

  【有了崔浩的事先打底,在会议上,拓跋焘的底气就足了许多。

  不过群臣自奚斤以下,皆言北凉没有明显叛逆的举动,且大军远征,北凉固守城池,而国家后方空虚,是危道,都劝拓跋焘不要出兵。

  曾经多次出使北凉的李顺还说:“自温圉水以西直到北凉国都姑臧,都是石头,没有水草。且姑臧城南的山上有厚厚的积雪,春夏便会消融成河。

  如我军至城下,北凉堵住河道,则姑臧城百里之内,将没有水源,人马饥渴之下,定然难以长期围城。”

  但是崔浩却反驳道:“《汉书·地理志》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若无水草,畜何以蕃?又,汉人终不于无水草之地筑城郭,建郡县也。且雪之消释,仅能敛尘,何得通渠溉灌乎!此言大为欺诬矣。”

  李顺并不死心,再次说道:“耳闻不如目见,吾尝目见,何可共辩?”

  崔浩也毫不示弱,直接点出了李顺为何阻止伐凉的根本原因:“汝受人金钱,欲为之游说,谓我目不见便可欺邪!”

  崔浩这下子可谓是直接戳到了李顺的肺管子,李顺也终于不敢再吭声了。

  拓跋焘听到这里,辞色严厉的批评群臣,并宣布决定——出兵!】

  “崔浩这么做,是在给给自己招祸患啊!”

  “崔浩善于谋国,却不善于谋身啊!”

  “有才能,却又缺少了一些说话的技巧.我仿佛已经看到了被所有人排挤的崔浩。”

  【夏,五月,丁丑,魏主治兵于西郊;六月,甲辰,发平城。】

  【拓跋焘亲以太子拓跋晃留守平城后,自己则亲率大军直扑姑臧。

  到了城下,他见到的景象正如崔浩所言的水草丰美,“城东、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馀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于是更加厌恶李顺之前的欺瞒。

  沮渠牧犍还沉浸在柔然可汗的吹嘘之中的时候,却见到了兵临城下的魏军。

  河西王牧犍闻有魏师,惊曰:“何为乃尔!”

  而后牧犍采用左丞姚定国之计,据城死守,同时求救于柔然。

  但他们始终等不到柔然军队的救援,最终只能出城投降。

  其实不是柔然没有出兵,而是沮渠牧犍败的太快了。

  拓跋焘八月抵达姑臧,九月沮渠牧犍便开城投降了,柔然本来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袭击北魏国都平城,但是在接战后不久,便听到了姑臧城破的消息,于是只能无奈退兵。】

  【平定柔然之后,北魏又平定了北燕、北凉,最终成为北方霸主,与南方的刘宋相对峙。

  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南北朝”。

  拓跋焘作为皇帝,自然希望自己文治武功都是世间翘楚。

  他如今已经完全平定北方,武功已经难出其右,现在急缺的就是文治,那么来做文治功夫的人,自然是文臣之首崔浩。

  崔浩接受太武帝拓跋焘的任命之后,决定做一件事,那就是修北魏国史。

  对于崔浩的决定,太武帝认为并无不妥,毕竟国史不清,天下难以服众。

  做好国史,自然是文治第一,所以太武帝同意了崔浩的举动。

  结果没想到,国史编纂后,引得天下议论纷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